华星公司“师徒”共进,匠心接力

2025-07-02 14

匠心传承,照亮奋斗青春。在华星的生产一线,一群年轻人以不畏挑战、精益求精的精神,在专业的领域里上天入地,求索争先;他们身后,是师傅们默默耕耘、倾囊相授的身影。技艺因传承而不息,青春因奋斗而闪耀——这是一场师徒携手共进的匠心接力。让我们看一看他们师徒共进超越自我、收获成长的故事。



杨营营:精准“找茬”,成就新星

我的师傅是智能化包装车间质量高级工程师段海燕,还记得第一次跟着师傅做包装质量培训的情景。她往生产线旁一站,指着灌装机对我说:“小杨,今天你主讲,我当‘旁听生’。”本以为会被全程带教,没想到她真的站在后排,默默观察。当我遗漏了“翘盖原因”这一关键点时,她才慢悠悠举起手:“‘旁听生’提问——盖子加多了也会导致翘盖概率增加吗?”

巡检时更是如此。我刚完成检查,正洋洋得意,师傅却像“影子考官”一样跟在身后指出问题:“这箱瓶身有药迹,你漏检了吧?”她随身携带的质检百宝箱是我最好的学习工具。当我出现错误时,她说:“错了就改,咱质检员的眼睛得像激光笔,指哪儿打哪儿;但心要像缓冲气泡膜,能兜住错误。”

如今,我在独立带培训时,总学着她的样子,也学会了“找茬”的本事。这颗“新星”的成长,离不开师傅当初放手时那句坚定的话语:“大胆干,我在呢。”

1.jpg

右一 杨营营





贺健:破局之道,源于师傅的点拨

初入原药车间那天,面对轰鸣的设备和密布的工艺参数与流程图,我这个职场小白忐忑不安。1005/1005车间主任王忠强王工——既是我的师傅,也是顶头上司——一眼看穿了我的局促,笑着叮嘱道:“在车间,牢记三条铁律:严守规程、熟练应急、处处留心。”

一次操作醇解脱溶岗位时,脱溶气管结露严重,王主任立即指出症结:“进气量过大了。”他传授的关键经验让我受益匪浅:“通气后期流量无需过大;过料时也不必依赖氮气加压,巧妙利用脱溶釜自身的真空负压吸送物料,既能保障安全,又能节省成本。”他还督促我熟悉现场管线阀门,强调:“只有了然于胸,方能游刃有余。”

更让我醍醐灌顶的是他的进阶点拨:“能力提升后,不能止步于熟练操作。要学会预见问题——对任何异常都要保持高度敏感;对设备运行数据要烂熟于心——任何细微波动都可能是问题的前兆,必须深究根源,及时解决,确保生产安全与质量稳定。其次,遇事要学会察言观色,洞察现场态势。最后,要勇于创新,别让常规思维束缚手脚,年轻人就该敢想敢试!”

那一刻,我豁然开朗:王主任给予我的,不仅是技术答案,更是深厚的工作智慧与庖丁解牛般的破局之道。

2.jpg

右一 贺健





张进成:从迷雾到光芒,因师傅而闪耀

作为华星公司的新锐员工,站在领奖台上的荣耀,源自师傅3002/3003车间主任邵二凯背后默默点亮的星光。初入车间时,面对复杂的合成反应釜和精密的DCS系统,我如同迷失方向的旅人。是师傅用“三步诊断法”教会我排查故障:先看参数波动,再溯流程节点,最后对比历史数据。

他常说:“技术是根,方法是翼。”从滴定分析的毫厘把控到危化品使用的规范操作,他手把手校准我的每一个动作,带我梳理《安全生产条例》。他还告诉我:“农药生产容不得半分莽撞,但解决问题要像剥洋葱,一层层来。”

记得有一次,我因操作急躁引发小失误。师傅带我重走车间每条管线,教我“听、摸、看”的设备诊断法:听电机异响,摸管壁温度,看压力表跳动,正因为师傅的耐心教导让我踏实下心来沉稳做事。这份荣誉,是师傅将经验化作我成长阶梯的见证。未来,我也愿成为照亮新人的星光,让华星技艺代代相传。

3.jpg

左一 张进成





储思雨:细心记录,照亮成长之路

我的师傅是粉剂包装车间主任臧启军和班长范汝贤,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也成长为了粉剂包装车间的新晋生产班长。刚入职时,面对繁杂的生产线,常常手足无措。幸好有臧主任和范班长这两位导师,像明灯一样指引我前行。

范班长在专业技能上,细致地传授我生产班长需掌握的设备操作、质量把控等核心知识,并详细拆解每日的生产计划安排、班组协调等工作内容。她总说,这份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细心,教我要学会记录,随身带一个小本子,把每天做的事记下来,这样有利于掌握生产情况。

每当我在管理上遇到困惑,臧主任总会适时点醒我。一次因沟通不当与操作工发生争执,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化解误会,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授我班组长管理技巧和方式方法,让我快速成长。

正是他们毫无保留的指导,让我从懵懂新人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生产班长,还获得了公司的“新锐奖”。这份荣誉的背后,是两代班长技能传承的温暖星光。

4.jpg

右一 储思雨





冯子豪:最佳拍档,无声托底

初来加工车间,面对复杂的工艺和管道阀门,我仿佛闯进了迷宫。是我的师傅制剂加工车间生产副主任曹强用他清晰的思路和毫无保留的分享,为我点亮了第一盏灯。他教我的方式很特别——不直接给答案,而是反问:“你觉得问题在哪?”逼着我动脑思考,又在关键时刻精准点拨。那份被“逼”着思考的信任,成了我最快的成长加速器。

最难忘的是他给的试炼场。当我稍显生涩时,他就敢放手让我独立顶上,自己却像一道无声的安全网,在不远处静静守护。记得有一次处理异常物料,我紧张得频频出错,转头撞上他沉稳肯定的目光,仿佛在说:“按你想的做,有我在。”那份无声的托底,给了我放手一搏的勇气。成功解决后,他大步走来,一个响亮的击掌和一句“漂亮!我就知道你能行!”比任何奖励都让人热血沸腾。

他不仅是领路人,更像是最可靠的搭档。我们讨论方案、解决难题,他尊重我的想法,也教会我担当的重量。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如今能独立处理班组的事情,每一步蜕变,都浸透着他给予的信任、放手和那份并肩作战的默契。星光闪耀的时刻,回头望去,总有他带着笑意和力量的身影——那是最强拍档的无声支持,是照亮我前路最坚实的光。

5.jpg

左一 冯子豪





汪梦:信任导航,照亮成长之路

初到加工车间担任班长时,我对专业技能几乎一无所知,仿佛站在一片陌生的天地。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他是制剂加工车间质量工程师陈龙,在我最迷茫的时候,用扎实的技术和清晰的思路为我点亮了第一盏灯。

从设备操作原理到日常维护要点,他手把手带我熟悉每一个环节。在工作方法上,他教会我如何列清单、排计划,在繁重任务中理清头绪。那次生产任务紧急,我焦虑万分,是他带着我一步步推进,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面对突发问题,我也曾手足无措。是他在关键时刻引导我冷静分析、抓住关键点,让我成功化解危机。他就像我的职场“导航仪”,用毫无保留的经验与指导,为我铺就成长之路。如今,我有幸获得公司“新锐奖”,这份荣誉背后,离不开他的倾心培养。未来,我也将把这份匠心传承下去,带领新人一起闪耀光芒!

6.jpg

右一 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