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部 魏虎
华北冬小麦再过半月,将会陆续进入夏收,上篇文章所述玉米苗后除草前期的一些田间管理,在此不再赘述,现就玉米苗后除草的相关技术及注意事项作一简单介绍。
玉米田苗后除草剂,目前主要以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苯唑草酮等单剂以及复配制剂为主,同时部分企业推出复配乙草胺、丁草胺、异丙草胺等酰胺类成分以加大对未出土杂草的封闭效果,为了扩大对阔叶杂草的防效,部分企业登记与氯氟吡氧乙酸、辛酰溴苯腈、2甲4氯等药剂的复配,在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烟嘧磺隆的发展:最早由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开发,登记为40g/L悬浮剂,由于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做成水基化剂型的时候,其稳定性很差,导致了国内最早开发的厂家在生产、推广烟嘧磺隆的时候走了一部分弯路,2005年后,对登记的剂型变更成OD(可分散油悬浮剂),很好的解决了烟嘧磺隆的分解难题!
安全性方面:烟嘧磺隆用药时要求玉米必须掌握在3-5叶期,5叶期后玉米喇叭口形成,若做全田喷雾则药液很容易渗进其中而产生药害(此种药害症状若较轻则可人工自心叶扭曲处掐断让其自行恢复生长,若药害较重则无法挽救!),另外由于烟嘧磺隆用药季节基本上都是在6月中下旬及以后,此时温度相对较高,也会加重烟嘧的药害症状!自2015年始,国内企业纷纷上马安全烟嘧,其主要的改变就是在原先配方里面加上安全剂即双苯恶唑酸或环丙磺酰胺(与烟嘧登记含量的配比不高于1:4),也的确解决了烟嘧磺隆对玉米的药害问题,同时也延长了烟嘧的使用适期即玉米3-10叶期均可施药,解决了长期干旱或连续降雨而错过用药安全期无法用药的尴尬。
用药量:烟嘧磺隆从推广时的每亩4克的有效用量,到目前为止,部分区域的有效用量已经增加至8克甚至更多。
烟嘧的药效问题:由于烟嘧使用多年,目前华北大部分区域反应对马唐的防效不佳,分析原因1、华北夏玉米的种植方式(夏收后不旋地,老草较多);2、多年使用,烟嘧有一定的抗性;3、安全烟嘧的推出,对药效有一定的影响;4、杂草密度大,用药水平正常是1桶水喷雾7分地,无法确保杂草充分接触药液,且用药季节天气干旱,土壤墒情欠佳等等;另外,东北地区反应烟嘧红根谷莠子的防效较差,目前主要用苯唑草酮来防治;
烟嘧的未来:笔者认为,未来5年内,玉米田苗后除草的品种,还很难有哪一个品种能够撼动烟嘧磺隆的老大地位,针对目前市场上炒作比较热的几个品种如苯唑氟草酮、环磺酮等,在未来的市场进程中,也终将会一步步的蚕食烟嘧的市场(安全性、药效、玉米品种等原因倒逼市场选择!)
烟嘧的使用技术:
1、东北及西北区域:玉米3-5叶期,亩用量不低于150ML,兑水15公斤均匀茎叶喷雾,根据田间阔叶杂草的发生情况可混用56%2甲4氯粉(不超过30克)、氯氟吡氧乙酸或硝磺草酮等;
2、华北夏玉米区域:玉米3-10叶期,亩用量120-150ML(安全型),兑水15公斤均匀茎叶喷雾,根据田间阔叶杂草的发生情况可混用56%2甲4氯粉(不超过30克)、氯氟吡氧乙酸或硝磺草酮等;
3、与有机磷类杀虫剂的用药间隔期必须大于7天;
4、用药时需注意玉米品种,甜玉米、糯玉米等品种比较敏感,不推荐使用;
5、持续低温即低于15度以下且高湿天气不建议使用,连续高温33度以上停止用药;